9月28日上午,甲辰年公祭孔子大典在山東曲阜孔廟舉行。香港商報記者從現場了解到,本屆祭孔大典按照「一個主題、兩個空間、三個不變、四個部分、五大特點」的整體框架思路進行創新提升。
其中,一個主題即「仁禮天下 和合大同」。兩個空間為:以神道路口為界,以南為時代表達空間,以北為歷史文化空間。時代表達空間內,精心在大成路沿途安排《論語》誦讀,二十年《祭孔子文》書法展等體驗式項目,充分展示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表達。進入神道路,則為開城、開廟、啟戶等傳統祭祀儀程。
祭孔大典被稱為「國之大典」,與一般群眾文化活動不同,有「聞樂知德,觀舞澄心,識禮明仁,禮正樂垂,中和位育」之謂,必須要深挖文化內涵、保持莊嚴肅穆的總基調。因而本屆祭孔大典堅持「祭孔文化底色不變、莊重肅穆基調不變、基本儀程儀規不變」三個不變。
而在儀程方面,本屆祭孔大典將以往的集結、啟動、開城、開廟、啟戶、典禮等環節整合為「禮賓天下、禮啟聖門、禮敬至聖、禮運大同」四大部分。
在具體的儀式過程中,本屆祭孔大典主要呈現出五大特點:一是參祭嘉賓體驗式集結。今年祭孔大典在孔子研究院開始進行氛圍營造,並設立大型景觀;此外,沿大成路至神道路,安排《論語》誦讀,歷屆公祭孔子大典祭文展,並利用視頻《一路走來》展示公祭孔子大典二十年曆程等內容,極大提升嘉賓的體驗感、參與感。二是首次設計儀仗式開城。不再沿用過去的歌舞表演,整體編排上突出神聖感、儀式感,由64名書簡舞演員、64名燈籠舞演員、64名佾舞演員、64名儀仗人員組成演出隊伍,並通過厚重的音樂、莊重的儀仗、肅穆的場景、典雅的服裝等,賦予祭孔大典更加深厚的文化內涵。三是首次將獻花籃音樂改為現場演唱。大成殿月臺兩側,260名歌生現場進行無伴奏《論語》合唱,根據敬獻花籃領導和嘉賓身份,分別選擇政德、師道、和合等章節匹配的內容作為伴唱,做到思想性與藝術性統一,與現場氛圍完美契合。四是視覺設計凸顯「世界語境下的中國元素」。萬仞宮牆主舞臺設計凸顯『世界語境下的中國元素』,在萬仞宮牆兩側搭建巨型畫軸造型,將宮牆放在整個畫卷之中,演員在畫卷內演繹,表演結束後,嘉賓穿過畫卷,與城門隨之緩緩打開,讓參祭嘉賓穿越古今、帶來情緒起伏與視覺衝擊。同時,捲軸LED屏幕播放數字《孔子聖跡圖》、漢字符號、孔子文化國際傳播符號等。通過現代技術與中國元素的結合,表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攜時代同行的內涵,增強大典氛圍的感染力和影響力。五是互動式禮送。祭孔大典禮成後,在西華門、東華門設計了小學生頌唱中華經典名句,書法老師帶領中外學生現場書寫《論語》,向領導嘉賓贈送《祭孔子文》,與體驗式集結相呼應,表達對至聖先賢的時代禮敬,表達文化的薪火相傳。(記者 侯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