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高人民法院消息,競爭是市場經濟的靈魂,公平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準則,是市場機制高效運行的重要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保護和促進公平競爭作出系列重要論述,深刻指出要「強化反壟斷、深入推進公平競爭政策實施。」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要「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強化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
司法是保障和實現公平競爭法治化、推動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關鍵一環。為充分發揮司法裁判的示範引領作用,在2024年中國公平競爭政策宣傳周活動期間,最高人民法院發布8件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典型案例。
4件反壟斷典型案例,涉及固定商品價格及聯合抵制交易的橫向壟斷協議、搭售商品的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等重要法律問題,涉及餐飲、數碼電視、民用天然氣、蔬菜批發等民生行業。案例主要體現以下特點:
一是緊扣民生福祉,積極發揮司法反壟斷職能作用。本次發布的「米線生產商」橫向壟斷協議案、「有線數碼電視加擾信號服務公用企業」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案、「天然氣公司」捆綁交易案、「蔬菜批發市場」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案均直接關係到民生福祉。人民法院對被訴壟斷行為依法予以堅決制止並對因壟斷行為受損的經營者給予相應賠償,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保護人民群眾的合法利益。上述案件的裁判,通過辦好關乎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關鍵小事」,體現反壟斷司法對於服務保障社會民生的重要作用,彰顯反壟斷法治精神對於規範民生領域的市場競爭行為的積極意義。
二是明確規則引導,指引經營者依法有序開展競爭。本次發布的「米線生產商」橫向壟斷協議案明確了聯合抵制交易的認定;「有線數碼電視加擾信號服務公用企業」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案明確了搭售行為的認定;「天然氣公司」捆綁交易案進一步明確了反壟斷執法機構作出處罰決定後發生的後繼民事賠償訴訟中原告的舉證責任以及因搭售行為受到的損失的計算;「蔬菜批發市場」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案依據最新發布的反壟斷民事訴訟司法解釋的規定,明確了當事人之間的仲裁協議不能排除人民法院受理壟斷民事糾紛。上述案件的裁判對制止壟斷違法行為、指引經營者公平有序競爭、規範人民法院受理和審理壟斷糾紛均具有參考價值。
4件反不正當競爭典型案例,涉及反不正當競爭法一般條款的適用以及仿冒混淆、虛假宣傳、侵害技術秘密的認定等重要法律問題,涉及平臺數據、傳統消費品和新能源汽車等線上線下產業領域。案例主要體現以下特點:
一是持續加大司法保護力度,有力支撐和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本次發布的「新能源汽車底盤」技術秘密侵權案,人民法院對有組織、有計劃、大規模侵害技術秘密行為的侵權判斷在採用整體分析思路的基礎上,不僅依法適用懲罰性賠償法律規定確定了賠償數額,還在停止侵害民事責任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有力保護企業創新發展,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
二是嚴厲打擊「搭便車」等不正當競爭行為,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近年來,以仿冒混淆行為為代表的各類不正當競爭行為高發頻發,嚴重損害經營者利益和消費者合法權益,必須予以嚴厲打擊。本次發布的「施耐德」仿冒混淆糾紛案,人民法院以鼓勵誠信經營為導向,強化知名品牌保護,嚴厲打擊不誠信的商業標識攀附、仿冒搭車行為,在有充分的侵權獲利證據的情況下,顯著提高侵權成本,有力威懾各類惡意侵權行為。
三是聚焦新業態新模式發展需要,促進數字經濟健康有序發展。本次發布的企業徵信數據平臺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人民法院積極探索大數據競爭保護司法規則,合理劃分數據權益歸屬及使用行為邊界,助力營造開放、健康、安全的數字生態。在「輕抖」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中,人民法院有效制止組織虛假「刷粉刷量」、不當獲取流量的虛假宣傳行為,引導平臺經濟健康、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