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情侣真实露脸在线,精品国产片在线免费观看,欧美午夜精品免费理论片,中文字幕视频专区999zyz

香港商報
-- 天氣
【有一說一】因地制宜發展香港新質生產力

【有一說一】因地制宜發展香港新質生產力

責任編輯:鄭嬋娟 2024-04-02 08:32:20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

中西區區議員 胡汶軒

在今年全國兩會中,「新質生產力」成為了舉國矚目的熱詞,將會引導國家未來的發展方針和指引具體的發展策略。有地區居民和商界朋友早前與筆者交流時提問,新質生產力是否可以套用在所有行業?香港又是否應該讓各行各業都裝備起新質生產力?筆者相信這種疑問也浮現在不少市民的腦海中。事實上,新質生產力並不是政府工作報告發布時首次提出的。早在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時提出:「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引領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隨後又強調:「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徵」。由此可見,「新質生產力」本質是具引領性的、具突破性的,它並不是用以攻克社會一切問題的解難金鑰匙,各行各業亦不可一蹴而就、一味高歌猛進,而是需要具針對性地應用。

以「新質生產力」迎擊美國「先發制華」

在國家科技發展蒸蒸日上之際,美國的恐懼逐漸演化為違背國際貿易法則倫理的圍堵舉措。自2018年起,美國政府透過對包括華為和中興通訊等678家實體實施一系列制裁措施,目前的圍堵措施更蔓延到其他科技領域,例如去年12月,美國政府宣布限制性措施,防止中國製造電動車零件在美國市場的銷售、又於2月頒布措施緩減中國製港口起重機。凡此種種,都顯示了美國的驚懼以幾何級數上升,由阻撓、延緩國家的科技發展,進化到扼殺,甚至有「你死我亡」的思想傾向。國家的科技發展受到挑戰,尤其卡脖子的技術攻堅上面臨困境,但整體發展情況仍大致向好。

根據美國信息科技與創新基金會(ITIF)發表的《中國戰略產業正在飛速發展》報告,中國在計算機和電子產品、化學品、機械設備、機動車、基本金屬、金屬製品和電氣設備這七個產業成為是領先世界生產國。餘下的三個,包括信息科技和服務、藥品和其他運輸服務的領先世界生產國則是美國。但在「其他運輸」類別中,美國的領先主要歸功於航空航天製造業的主導地位,但高鐵和航運則是中國具領先優勢,換言之只要國家能在航空航天取得突破,美國在這個類別的領先地位有機會被取代。國家提出要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在「新質生產力」的引領下開拓如創新藥品、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前沿領域,並打造具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正是具針對性地爭取在較弱勢的領域彎道超車。

戰略性產業有待訂明

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根據本地的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科研條件等,有選擇地推動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也就是說,總書記提醒各地的力量應花在刀刃上,具針對性地、準確地投資在優勢當中,做到有的放矢,而不能夠籠統的發展創新科技。特區政府於2022年發表《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當中提出正檢視「創科創投基金」,為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作貢獻,但《藍圖》和其他相關政策文件並無詳細論述戰略產業的內涵。

縱然《2023年施政報告》中提到設立「新型工業加速計劃」,以支持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先進製造與新能源科技發展,但這些產業是否具備「戰略性產業」的定位,又是否在其他配套政策上可獲得特殊支援,則未有清晰說明。與之比較,東莞市則早已發布《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規劃建設實施方案》,清晰列出當地政府的戰略產業為生物醫藥、智能製造等,並就不同產業落戶的不同園區規劃提出了具體分工方案,與香港目前各創新產業雜居數個主要園區的做法明顯有別。

未來的成功須三方配合

筆者建議,特區政府應及早制定《戰略性產業的新質生產力發展藍圖》。在選定戰略性產業的考慮,應具備以下要點:第一,密切配合「國家所需」,立足國家發展的全局思維,建基於《「十四五」規劃》以及《政府工作報告》,了解國家迫切拓展的領域,從而準確選定能支持國家攻克卡脖子領域、持續開拓優勢領域的產業。第二,持續發揚「香港所長」,研判香港的科研人才和過往成果上的優勢,並分析香港與內地、亞洲區內其他創科中心之間的相對優劣,從而選定香港較有機會突圍而出的產業。第三,充分考慮「商界所願」,從過往政府以外資本投資本地創科的數據作分析,探索商界更願意投資企業或行業所具備的特性,並進一步了解香港耐心資本(Patient Capital)的來源和結構,作為未來深化引進民間資本的參照。

至於在《藍圖》的內容上,政府應清晰列明選定該等戰略性產業的原因和考慮,並論述香港在結合「新質生產力」後,該等產業的未來發展路向。此外,政府亦要說明政府願意提供的進一步支援措施,例如包括撥出土地開發該產業專用的產業園區等,並說明原有政策當中,對於戰略性產業所能夠獲得的傾斜和特殊支援,讓商界清晰看見投資未來戰略性產業的吸引力,從而爭取早日完善「國際創科中心」的建設,準確地響應國家「十四五」規劃的號召。

圖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鄭嬋娟 【有一說一】因地制宜發展香港新質生產力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