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新氣象,好事接踵到。深圳全力打造具有全球重要影響力的物流中心。港口方面,深圳港鹽田港區、大鏟灣港區進入新年就各開通一條新航線;低空方面,《深圳市支持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深圳經濟特區低空經濟產業促進條例》相繼出臺;空港方面,一批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陸續建成。
深圳港,日夜不停連接中外溝通世界
南國春來早,港口涌春潮。1月1日,由金星輪船運營的亞洲區內航線SXT正式掛靠大鏟灣港區,進一步織密碼頭的亞洲區域航線網絡。
金星輪船調配兩艘船舶運營SXT航線,每周日掛靠大鏟灣碼頭。每艘船舶載運量初期為1100個標準箱,後期將提升為1700個標準箱。由大鏟灣港區前往柬埔寨西哈努克、泰國曼谷及林查班分別需時4天、5天和7天。
近日,在嘹亮的汽笛聲中,滿載內外貿同船運輸集裝箱的「鳴航006」從新會港啟航,駛往深圳港鹽田港區,抵港後中轉國際班輪發往世界各大港口,標誌著新會港直達鹽田的駁船航線順利開通,為江門市新會區的工廠和進出口企業再添一條經濟環保、便捷高效的水路運輸通道。
日前,比亞迪「EXPLORER NO.1」汽車運輸滾裝船在深汕小漠國際物流港舉行了交船、首航儀式,本次首航的EXPLORER NO.1是比亞迪的第一艘汽車滾裝運輸船,長199.9米,擁有7000個標準車位,應用了最新LNG雙燃料動力技術,適應多元航線需求,適裝各種新能源車輛。這將助力中國造比亞迪的汽車更好銷往全世界。
該船乘風破浪,將有力推動深圳港的汽車出口業務增長,有關方面數據顯示,深圳港全年汽車海運出口超7萬輛,同比增長350%,其中小漠港出口汽車突破兩萬輛,正朝華南汽車外貿滾裝主樞紐港邁進。
在世界經濟低迷背景下,作為外貿大港,深圳港去年經受住了嚴峻考驗。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統計顯示,2023年,深圳港口貨物吞吐量超2.8億噸,同比增長5.22%,集裝箱單箱平均貨值增長約6%,集裝箱重箱吞吐量超1870萬標箱,同比增長1%。全年深圳港累計開通組合港10個、內陸港2個,實現大灣區內地9市和全省7大關區組合港全覆蓋,深圳港水水中轉集疏運比例提升至29%。
深圳機場,建成投用一批重點物流設施
記者近日從深圳機場獲悉,深圳機場東區國際轉運一號貨站、機場南貨運區貨代一號庫、機場南區新國際貨站一期等重點物流設施正式投用,預計每年給機場新增國際貨物處理能力37萬噸,將為深圳建設具有全球重要影響力的物流中心注入強勁動力。
記者了解到,此次投用的機場東區國際轉運一號貨站項目建築面積約6萬平方米,將主要用作國際物流巨頭中外運敦豪貨運(DHL)倉儲集散中心,是其打造華南航空快件樞紐的重點項目,項目啟用將有助於進一步增強深圳機場貨物集散與分撥能力,提升場地資源價值,促進深圳市跨境貿易電子商務、臨空商貿及物流業高質量發展。
南貨運區貨代一號庫建築面積約8.7萬平方米,將傳統物流運輸業務和電商等新業務融於一體,是集貨物存儲、分揀、集散等功能於一體的現代化物流項目,啟用後將大幅提高國內航空貨運代理人的作業效率,滿足快件等航空貨運新業務對時效性、運作效率的較高要求。
而南貨運區新國際貨站一期建築面積約1.9萬平方米,將主要用於保障國際普貨業務,服務航空公司及貨運代理人。
據介紹,聚焦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需要,深圳機場前期制定了系統性的物流設施規劃,啟動了總投資超50億元、建築面積約80萬平方米的物流設施建設項目,建成後將新增年貨郵保障能力超150萬噸。除了此次新啟用三個重點物流設施,深圳機場還啟用了航空跨境電商企業處理專區,每年新增航空快件及跨境電商貨物處理能力20萬噸。目前,深圳機場前期規劃的重點物流設施,近七成已建成投用,物流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構建全面提速。
在加快一流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深圳機場去年還從航線拓展、業務創新等多方面助力深圳打造具有全球重要影響力的物流中心。全年新開及加密列日、聖保羅、巴黎、阿什哈巴德、墨西哥等15條國際貨運航線,突破了航線連通南美、中亞的空白,輻射全球能力進一步增強。截至去年12月,深圳機場全貨機通航點達59個,全年累計貨量突破160萬噸,兩項指標均創歷史新高。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作為打造全球物流中心的重要內容,2023年,深圳利用製造業和物流業發達的優勢,全力推動低空經濟發展。無人機配送業務成行成市領先全國。深圳交通運輸局低空經濟專班數據顯示,2023年,深圳在3000米以下低空,新開通無人機航線77條,新建無人機起降點73個,完成載貨無人機飛行量60萬架次,飛行規模全國第一。
班列、高鐵和地鐵齊發力,物流循環更通暢
深圳是國際國內雙循環的重要支點。2023年,「灣區號」深圳中歐班列共開行188列,發運貨物13萬噸、貨值46億元,新增搭載班列開展進出口業務的企業1140家;新增開行深圳-喀什班列,參與搭建「中吉烏」國際多式聯運新通道。
2023年,深圳發揮高鐵樞紐優勢,加快拓展「高鐵+物流」業務,全年總貨運量近1萬噸。不僅如此,深圳還開發發達的城市地鐵網資源,啟動「地鐵+物流」新模式,利用地鐵送快遞,日均業務量達3000票。(深圳特區報記者 易東)
頂圖:繁忙的鹽田港。深圳特區報記者 楊浩翰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