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海峽兩岸學術文化交流協會副理事長 潘錫堂
臺灣教育部門主管的「閩南語語言能力認證考試」將正名為「臺灣臺語」考試。臺灣的文化部門也已要求各機關,全面檢討修正對外使用臺灣的語言名稱,優先使用「臺灣臺語」等。如今只有四成民意基礎的民進黨當局的教育部門,卻因一位民意代表質詢,就將已實施12年的「閩南語」認證考試,以「臺灣臺語」取代,恐是民進黨當局將遭民眾唾棄的前兆。其實說穿了,一直以來稱為「閩南語」意味著與大陸的方言沒有分別,一旦改成「臺灣臺語」,就會變成「中國一塊、臺灣一塊」,以利於其推動「臺獨工程」。
由於地緣關係,清朝時期渡海來臺者,廈門地區或操廈門方言者不少,為了統治方便,官員大多懂得廈門方言;也由於廈門位在簡稱「閩」的福建南方,這「閩人語言」乃漸漸有「閩南語」稱謂的出現。臺灣的教育部門雖然以《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認證了「閩南語」,然而不喜歡的人卻不少,亟思以「臺語」取代,近日臺灣的教育部門乃有「臺灣臺語」、「臺灣客語」、「臺灣原住民語」的「規範」出現,以此發展,說不定哪一天出現「臺灣媽祖」、「臺灣關公」、「臺灣耶穌」等用詞,也不奇怪。若放在「臺灣語言發展法」的框架下,閩南語、客語、原住民語等,都已是臺灣的語言,為何單獨把閩南語獨立稱作「臺語」、「臺灣的語言」,確實不太合理,也可能在族群之間釀成爭議。這顯示,「真正的臺獨」有志難伸,只好讓「精神的臺獨」如火如荼。但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很不以為然,她用閩、客雙聲帶回應,說這兩種語言都源自大陸。朱鳳蓮一語中鵠,此乃民進黨當局處心積慮「去中化」之舉。但對賴清德而言,堪稱「洗滌人心」的長遠大計,說直白些,「洗腦」才是真的。
尤有進者,臺灣的教育部門被一位毫無學術基礎的民意代表、用一篇不知所云的質詢,牽著鼻子走,用一位科技界演講者隨口說出的話語,來逼迫教育部門去修改應有嚴格定義的學術認證,這是多麼荒謬的事,但臺灣的教育部門與文化部門卻跟著起舞,堪稱自甘沉淪的文化教育!事實上,即使改名為「臺灣臺語」,也改變不了什麼事。從社會語言學的角度看,講「臺語」不一定就對「臺獨」意識有任何幫助。因爲「臺灣語」所承載的文化底蘊恰好是古河洛文化的傳承,抗日的臺灣知識分子,要以此跟日本的皇民化政策對抗,與「臺獨」所想標榜的政治意識,又恰是相反的,那麼改為「臺灣臺語」又有什麼意義呢?即使從歷史語言學的層面來看,也是說不過去的。臺灣的語言構成是原住民族的南島語族、移民而來的閩南人、客家人、潮汕人等,再加上1949年自大陸遷徙而來的百萬人民所共同構成,而現在還要加上百萬餘人的新住民。因此把閩南語獨尊為「臺灣臺語」,不僅是一種「河洛沙文主義」,更是對其他族群的歧視。
再進一步言,「臺語」源自閩南語,兩者差異有限。全球各地說閩南語的人,包括星馬在內,都能溝通無礙。換言之,全世界數千萬人使用閩南語,包括星馬都有不少華人使用,當地稱新加坡閩南語,沒有人認爲有政治意涵,實在不能理解爲何在臺灣稱閩南語就有政治意味。日本把殖民下的臺灣人語言概稱為「臺灣話」,本是赤裸裸的歧視,怎麼反而變成改名依據?硬把閩南語改成「臺灣臺語」,看似自大,其實自卑。這體現,民進黨的「福佬沙文主義」再內捲,才需要用到兩個「臺」字。網民嘲諷,這是「乞丐趕廟公」。民進黨寧可以日本殖民為師,也不願自己的語言和中國大陸扯上關係,這樣的正名太可笑,文化能用政治抹掉嗎?之前有少數學者與社團,認為應以「臺語」一詞替代「閩南語」,並發起臺語正名連署運動,其意圖在凸顯並建立臺灣主體意識。其實,應確保各族裔人民的地位平等、文化等值、話語平權;竄改「閩南語」稱呼,獨占「臺語」一詞之威權沙文主義,非臺灣之長遠發展、多元並陳、深積文化之福。
職是之故,民進黨要用「臺灣臺語」替換「閩南語」。證諸過去,未來極可能如此發展:一、既為「臺灣臺語」,其內涵自與閩南語大大不同;二、既為「臺灣臺語」,當然是正統,地位高出其他本土語言一截;三、通行中國大陸的普通話,強項在於一字一音;「臺語」既為臺灣專屬語言,應該也採用自己的文字~通用拼音;四、「臺語」拼音化後方便與英語接軌,臺灣「雙語化」更容易實現;五、臺灣學子學習拼音文字後,自然對漢字陌生,對中華文化陌生。換言之,語言具有習以為常的效果,現在賴當局把所有的本土方言前都框上「臺灣」,看起來雖只是細微的切割,但不具思考能力,或不了解的人,接觸後便會直接理解成「臺語」、「臺灣客語」,最後在民眾的政治認同上就會變成「我們臺灣,他們中國」,徹底與中國大陸切割。
總之,民進黨為了遂行其「臺獨」主張,一心一意「去中國化」,臺灣的教育部門、文化部門全然不顧文化的淵源與史實,而賴清德更以意識形態引領如此反智的「去中化」風潮。其實,語言名稱是社會約定俗成的結果,但民進黨的「去中化」的心態已昭然若揭,堪稱欲蓋彌彰、居心叵測。建議賴當局應務實、不要務虛,全球的閩南語大同小異,不需要刻意區分,通稱為閩南語最適宜。(資料圖)